令人迷戀的那些偶像明星

不知道非常喜歡一個偶像,甚至把偶像當成神明一樣來愛,是什麼感覺?
我從來沒有對單一特定人物有非常強烈的愛。
那會是類似獨佔,濃烈炙熱,只期望對方只注視著自己,不願與他人分享的愛嗎?
還是因為對方遙不可及,遠在天邊,更類似景仰憧憬的愛,只遠遠的看著就會滿足?

偶像感覺比其他公眾人物更多了一層濾鏡,很容易把自己內心認同的價值觀投射在對方身上,因為對方符合自己的想像,於是也就更加期待對方會照自己的想像前進。
但人無完人,偶像也是人,要他們一輩子扮演粉絲眼中的「完美」太困難了。
期待越深,幻想破滅的時候,失望也就放得越大。
失望過頭,因此粉轉黑,似乎也滿常見於偶像的粉絲身上?

雖然我沒有非常喜歡的偶像,但還是有喜歡一些偶像、明星、網紅、實況主……之類的公眾人物。
程度不深,不會想為了他們花錢,最多就是會比較常找與他們相關的影音來看。
我所喜歡的那些人,做了一些我所不能接受的事情,我心裡的不適程度,通常也不會放得太大。
不過心裡有疙瘩之後,我就會盡量避開與對方相關的事物。

因為我有一種比較偏冷漠的旁觀者心態,所以也不是很能理解,真的很喜歡一個人的感覺。
喜歡喜歡喜歡,喜歡到恨不得一天24小時,扣除睡眠時間外,剩餘時間都耗在對方身上。
那真的不會膩嗎?
像我這種變動星座很強的人,喜新厭舊的程度也是頂的。我就有過今天玩某個遊戲玩得很開心,一整天都在玩,然後再隔天,明明遊戲還沒破完,但我就是完全喪失了打開的欲望。

還有所謂的黑粉,他們的心態我其實也不太能理解。
我理解的討厭一個人,應該是希望對方永遠不要出現在自己視線範圍內,最好與對方有關的任何訊息都不要接收到。
可黑粉很多卻會去搜尋更多對方的訊息,在影音或其他與之有關的平台下方留言,發表各種令人不適的評論。

討厭還要看,看了還要評論,評論還夾雜著情緒性的字眼,自己不爽外還打算讓看的人也不爽。
很多人會說,這是大家的言論自由,但我有時候感覺,所謂的言論自由已經放大到無限上綱的程度了。
如果言論自由是指說可以自由地用言論攻擊他人,那這聽起來是不是太不對勁了一點?

好像扯太遠了,總之,我倒不是對這份感情有過多批評,我只是好奇。
無論是哪種公眾人物,實際上,離我們的生活十分遙遠吧?
即使真的有機會實際接觸,但接觸的時間也不會太長。
我對跟我24小時密集接觸的自己都不是很了解,親人朋友更是,更何況是幾乎等於隔著一個次元的公眾人物。
那了解一定是更浮於表面的了解。

為什麼會對不夠了解的他們如此喜歡呢?
我想,也許正是因為不夠了解,其他看不見、不知道的地方被想像填補,豐滿了心底的他/她的形象,使其更接近自己心中的「完美」。
也就是我前面所說,過多的投射了自己的價值觀和期望。
怎麼有人能抗拒的了這份「完美」?